「與其不斷補救,不如一次重建,從根本翻轉口腔命運。」
——林楚喬 醫師|全口重建專家|泉玥牙醫/噬合牙醫
⚕️ 一、你是否陷入「補牙→掉牙→再補」的惡性循環?
你有這樣的經驗嗎?
- 明明半年一次洗牙,但牙齒還是不斷鬆動…
- 補過、做過牙套的牙齒,還是因牙周病掉了…
- 前牙還好好的,但後牙早就沒法吃東西…
- 牙齒搖晃導致咬合不穩,連說話都變得沒自信…
如果你正面對這樣的狀況,請相信我——問題不是你照顧不夠,而是方式不對。
大多數牙周病患者,一開始只是「牙齦流血」或「牙縫變大」,但沒人告訴你:
牙齒真正的問題不是表面齒質,而是支撐它的骨頭與牙周組織正在默默流失。
而真正的解法,不是一直補救,而是——全面評估,設計屬於你的全口重建策略。

二、為什麼牙周病患者特別需要全口重建?
牙周病不是「單顆牙」的問題,而是整體結構正在崩塌
當牙齒開始搖晃、牙縫變大、牙齦退縮,代表支撐骨質已流失,這會導致:
- 咬合失衡 → 咀嚼壓力分布不均 → 更多牙齒受損
- 骨頭越來越少 → 植牙困難度提高
- 活動假牙難穩固 → 僅能少量咀嚼 → 消化系統出問題
- 臉型凹陷 → 外貌老化、自信下降
⚠️ 一再補救會導致「醫療疲乏」與「金錢浪費」
- 花了數十萬補牙、做牙套、活動假牙…
- 結果三年內又掉牙 → 一切重新來過
- 患者身心俱疲,甚至對牙醫師產生不信任
我們常說:「你不是做太多,而是沒做對方向。」

三、什麼是「專為牙周病設計的全口重建」?
不是每一種全口重建都適合牙周病患者。
牙周病專屬重建,應具備以下幾個要點:
✅ 1. 從「病根」出發的整體規劃
- 全口牙周狀況評估(牙齦厚度、骨頭萎縮程度)
- 咬合分析(前後牙協調、咬合高度重建)
- 3D電腦斷層(CBCT)精準定位骨頭品質與厚度
✅ 2. 移除感染源,建立新支撐系統
- 拔除無法救治、反覆發炎的牙齒
- 移除殘留牙周囊袋與病菌
- 設計咬合力均衡的新咬合系統
✅ 3. 利用 All-on-4/All-on-6 固定式重建避開骨質不足
- 利用特定角度植體避開骨萎縮區域
- 減少補骨手術與手術風險
- 縮短治療時間,常可當天植牙當天裝臨時假牙
延伸閱讀:All-on-4免補骨療程介紹
⚕️ 四、臨床真實案例:從牙周崩壞到笑容回春
個案一|66歲退休公務員
長期牙周病,牙齒鬆動、牙齦紅腫,過去10年做過3次活動假牙但效果不佳。
我們為他設計的重建策略:
- 全口拔除殘根與感染牙齒
- 全口骨質評估,設計 All-on-6 植牙
- 利用電腦導引術式精準植入
- 術後三個月完成固定式全瓷牙冠
- 恢復正常飲食與社交生活
「沒想到老來還能吃牛排,而且外貌也年輕了10歲。」——患者回饋
五、三大成功對策:牙周病患者的全口重建指南
對策一:先控制牙周,再談植牙
- 術前牙周治療穩定後再進行植牙,成功率更高
- 避免術後植體感染或失敗
對策二:選擇免補骨、低風險技術
- All-on-4、All-on-6 固定式假牙,專為骨質不佳者設計
- 不須大範圍補骨,降低恢復期與副作用
對策三:術後持續追蹤與清潔習慣建立
- 固定式牙橋不等於「永久不壞」
- 建議每3個月專業洗牙一次
- 訓練正確使用牙線棒/沖牙機
常見Q&A:你想問的都在這裡
Q1:我牙周病很嚴重,還能保留原牙嗎?
需評估骨頭吸收程度與牙齦狀況。若牙齒已有嚴重搖晃,建議全口重建比單顆補救更穩定。
Q2:牙周病導致骨頭萎縮,還能植牙嗎?
可以。透過3D定位+特定角度設計(All-on-4),可避開萎縮區域植牙,達到穩固效果。
Q3:植牙後還會再發牙周病嗎?
若清潔不當仍可能發炎,但植體周圍炎風險遠低於原生牙。重點在於術後保養與追蹤。
「不要再修補破牆,而是打掉重建,蓋一棟屬於你人生的穩固房子。」
「你不是牙周病患者,你是準備開始新人生的人。」
為什麼選擇泉玥牙醫/噬合牙醫?
- 專精牙周病全口重建10年經驗
- All-on-4、All-on-6免補骨技術實戰超過百例
- 結合雷射牙周治療+低創導引植牙技術
- 每一位患者皆建立專屬3D數位病歷
- 提供術後3年內完整追蹤照護
歡迎諮詢:牙周病全口重建評估
結語:牙周病不是絕路,而是重建新人生的起點
你可能被牙周病拖了5年、10年,補了又掉,做了又壞。
但真正能翻轉口腔命運的,不是再一次補救,而是勇敢選擇一場「從骨本重建的開始」。
泉玥牙醫與噬合牙醫,願做你蛻變旅程的守護者。
  預約地點|
台北市【泉玥牙醫】|全口重建專科診所
新北土城【噬合牙醫】|固定式植牙規劃中心
  諮詢電話:02-22656912
  預約連結:https://www.joelin.com.tw/contact/
 
															 
												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