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一發現牙齒掉了,第一時間的直覺可能是:「快點補起來!」
但我想跟你說:再急,都不要馬上做傳統植牙。
為什麼這麼說?
因為牙齒不是機械零件,人體是有連鎖反應的生物系統。
你急著填補一顆缺牙,如果沒有先檢查、規劃、比較,很可能做了你這輩子最「不划算」的一次投資。
這篇文章,我要從臨床經驗出發,用一位醫師的視角,告訴你:做植牙不能急,尤其是傳統植牙,為什麼要三思而後行。
一、傳統植牙為什麼不能急?
❌ 1. 沒有先評估骨質,硬上會失敗
就像蓋房子之前一定要先看地基,傳統植牙如果沒有3D電腦斷層檢查,就直接植入牙根,很可能:
- 骨頭不夠厚、密度不足
- 植體角度歪斜、未避開神經
- 造成後續牙齦萎縮或感染
美國植牙協會(AAID)建議植牙前應進行完整的CBCT 3D影像與咬合分析,否則失敗率明顯上升。
❌ 2. 傳統植牙流程冗長,等得心焦
傳統植牙多數需:
- 第一次手術:植體植入
- 等骨整合3~6個月
- 第二次手術:翻瓣裝牙樁
- 再等2~4週裝牙冠
⌛️ 從缺牙到有牙,一等就是半年以上,期間飲食受限、生活不便、甚至影響說話和自信。
而且植牙過程中,病患常常說:「醫師,我怎麼覺得骨頭越做越少?」那是因為「拖得太久,骨頭自然吸收了」。
❌ 3. 多次手術,感染與失敗風險提升
傳統植牙動輒要二至三次手術,每一次都增加:
- 傷口感染風險
- 痛覺與腫脹的不適
- 植體動搖、骨整合失敗可能性
我曾收治過一位患者,因急著做傳統植牙,術後發炎兩次、反覆紅腫,最後只好拆除植體重做。時間、金錢、信心全部重傷。
二、患者為什麼會急?我懂,但更要冷靜
你也許會說:「我在意外貌,我要趕快補回去才敢見人。」
我懂,缺牙讓人很沒安全感。
但正因為它影響你外在形象與內在健康,才更要謹慎選擇「對的治療方式」。
快,不等於好。急,不代表對。
三、有沒有更好的選擇?All-on-4 就是一種突破
傳統植牙一顆顆種,很耗時。
而現在,**「All-on-4全口重建」**提供了新解法:
| 項目 | 傳統植牙 | All-on-4 | 
|---|---|---|
| 植牙數量 | 多顆分開種 | 4根撐起半口 | 
| 手術次數 | 多次 | 一次完成 | 
| 療程時間 | 6個月以上 | 約3~7天完成 | 
| 傷口與恢復 | 較多且慢 | 微創恢復快 | 
| 費用 | 每顆計價,累積高 | 整合式收費,總價更可控 | 
我常跟患者比喻:
傳統植牙像是零零碎碎補強牆壁,All-on-4 就像整體重建新大樓,少但強、快而穩。
四、該怎麼做出正確選擇?三步驟給你方向
1. 找值得信任的醫師
不是找便宜的,也不是找廣告最多的,是找會幫你全面評估的。我自己每位植牙患者都一定做3D電腦斷層與口內攝影,咬合、骨質、牙周、肌肉張力全數分析,才開始設計植牙路徑。
2. 做完整的術前說明與預後規劃
不是「你缺牙我就補」這麼簡單,而是要知道:「你要這口牙,是為了什麼?」
- 是為了更好地吃東西?
- 是為了提升自信?
- 是為了恢復社交生活?
不同的目的,需要不同的治療策略。這才叫醫療,而不是拼價錢的買賣。
⏱️ 3. 理性規劃時間,不急於一時
有些人怕療程太久拖延上班、出國、婚禮等計畫。其實像 All-on-4 這類新技術,從拔牙到裝臨時牙,大約3天,反而比傳統還快。
五、別讓衝動決定你未來20年的咬合品質
植牙不是短期消費,是20年起跳的身體投資。
錯的起手式,會讓你後面用10倍的代價補救。
沒做好評估、流程沒規劃、醫師技術不夠,就容易走上「補牙→發炎→失敗→重做→更貴」的惡性循環。
慢下來,不是浪費時間,而是為了讓未來省更多時間與金錢。
結語:做牙醫這些年,我只學會一件事——醫療的本質,不是速度,而是理解
理解你為什麼缺牙
理解你想要什麼結果
理解你害怕什麼、在意什麼
然後,選一條你安心、我放心的治療路徑
你急沒關係,我陪你一步步來。
但絕對不要「一急,就跳進傳統植牙的坑」。
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正在考慮植牙,歡迎到診所,我會給你最全面的建議與選擇,而不是單一方案。
 噬合牙醫診所 林楚喬醫師
植牙是藝術,不是流水線
懂你,是起點;幫你變好,是責任。
常見問題Q&A
Q1:傳統植牙是不是比較便宜?
A1:初期看起來比較便宜,但長期可能更貴。
傳統植牙通常是「按顆計價」,每顆價格約在新台幣5萬至10萬元之間,但因為常需要多次手術、補骨、補肉等額外費用,整體費用常常超出預期。更別提若術後發炎或失敗,還得拆掉重做,費用直接雙倍起跳。
而像 All-on-4 則是「整體規劃式」,術前就能知道總金額,還能縮短療程、減少風險,從長遠看更省。
Q2:我只缺一顆牙,也不能做All-on-4嗎?
A2:缺牙顆數不同,治療方式也不同,但都要經過完整評估。
All-on-4 最適合的是半口或全口缺牙的患者。如果只是單顆缺牙,我們會視情況選擇:
- 
單顆微創植牙 
- 
植牙搭配牙橋 
- 
或保留自然牙,做補綴修復 
但重點是:絕對不是缺一顆就馬上植一顆!
有時候缺牙是牙周病的結果,有時候是咬合不正導致過度磨損,先找出原因比先補牙更重要。
Q3:植牙前一定要補骨嗎?
A3:不一定。
傳統植牙常因角度不對、空間不足而需要補骨,這會增加手術複雜度與費用。
但若選擇像 All-on-4 這樣的斜角植入技術,可以避開補骨部位,減少手術風險與恢復時間。
我曾經幫一位72歲的爺爺完成All-on-4,他原本被其他診所評估要補骨兩次,但我們設計後完全不補骨,3天內完成植牙與臨時假牙,讓他回家就能吃炒米粉。
 
															 
															